Friday, January 31, 2014



周家林卓垣師傅

“拳打全憑身著力,棍動需要眼精神”

此乃一代宗師林卓垣俠義堂的對聯。凡是學技於林卓垣師傅門下者,都肯定見過矣。其意最為顯見,並且直接指出大家於習武時,應注意和遵守之要訣。

林卓垣宗師在港設館屹今(1929年至2009年),已有八十年,其為人可稱義薄雲天。認識他的人,無不譽之為:“義之足矣,惟欠腰纏。”可知其捨己為人,行義的心腸。所以他設館時立俠義堂,便知其宗旨。

林卓垣宗師(西元1896年至1969年) 廣東番禺高塘人氏,生性豪爽,樂於助人。為人耿直,不拘束。自幼兄妹二人隨父母定居廣州。父經商,惟其獨愛武術。每與人嬉戲,常扮俠義之士。離住處不遠之 馬湧橋觀音廟街,當時有位道姑。人稱六姑。屢見其嬉戲於附近道旁,覺其天聰性慧,故亦常與其戲謔。其後,更於道課之餘,授與兄妹武技。蓋六姑之技出於少林,故其所學,亦屬少林也。 

    某一天適逢神誕,兄妹二人隨雙親往羅浮山進香參神。山上有位頭陀者,人稱鐵頭陀,又稱鐵頭大師。與其父母論相之時,不斷留意先師,察其相貌,認為其貌非 凡,且為習武之才,並加以指點,又授以少林武技。因其父經商之故,宗師常替父親攜貨。一天,兄妹二人先到街市,停放貨物之後,人欺其年幼,棄其貨,奪其位,因與理論,由爭而吵,續而動武。於是兄妹二人,合力反抗,隨手執起扁擔與對,使出六姑所授之少林梅花棍法。恰於那時,周龍祖師路過見之,知其學乃少林 武技也,且根基穩健,認為奇才,於是馬上上前勸止。知其學於六姑與鐵頭大師,談論間,欲收於門下。因此,林卓垣師傅便正式拜師,投入周龍祖師門下,時年十許。由周龍,周協兩位祖師親自授技於馬湧橋周館矣。從此,林卓垣師傅便棄文習武焉。 

    後來,周龍、周協兩位祖師把林卓垣宗師以兄弟視之,不再作門徒看待矣。同時,林卓垣與大蛇秋(或稱蛇仔秋,本名袁德墀,為福軍其中一營統領)二人,合稱為周龍的哼哈二將,左右先鋒。又因周龍祖師當時任福軍之國術總教練,所以先師亦隨之任福軍教練。同時,先師亦在河南、河北一帶如大市街、小市街等地區任教練焉。 

    有一天友人自南海大灣而來,邀請往大灣任教,幾經推辭不下,終於答應。抵大灣後,第一位拜林卓垣師傅為師學技者,乃首徒李昆也。那時李昆師傅僅七歲矣。後來,林卓垣師傅要返廣州,便交由李昆師傅處理一切。林卓垣師傅回穗後,便與周協祖師在河南大基頭同德七巷開設第一分館。由周協祖師主持,而林卓垣師傅則為助教。同時,與周協祖師二人把五形、伏虎、鷹爪、洪拳、等重新研究,因嫌其點數太多和太長之故,以使於學者容易學習與貫通,故拆解分為大小兩套焉。也是因為周館之名更加鵲起,連上海方面之人亦聞大名,派人南來廣州欲聘請周館之人到上海任教,周協宗師乃派林卓垣師傅北上到上海發揚周家拳武術。周家拳之洪頭蔡尾拳術功夫在上海大行其道,得林卓垣師傅之力不少。

    不久,有友人從上海來,請往滬上海一行,聘為大舞臺戲劇院女戲班班中教練。於是周協祖師遂派林卓垣師傅前往,時年二十七歲(約西元1922年) 蓋戲班之演出時間為晚上,於是改為上午授技,下午打鼓。當時,上海之著名會社,名為同群樂者,與大舞臺素有聯繫,形同一家。其負責人名為鄒財者,適於某日大舞臺盤桓,聞其鼓聲,已達出神入化,快慢有序,起落勻而不浸紊,不其然而神往,大為讚賞,認為鼓法出眾,於是找人引見,言語間,同群樂本有武術教練者,只因愛才苦渴,仍要多聘一席焉。因此,林卓垣師傅便終日忙得不可開交矣。由此,林卓垣師傅在上海,聲名大熾。二十九歲時(約於西元1924年)重返廣州,由雷國雄師傅協助,在南關德佑紡正式設館,立館名林卓垣俠義堂。蓋與其徒李昆已無法聯絡上,失其所蹤矣。 

    西元1929年與友人來港,四處遊覽,盤桓間,彭偉雄、吳金福、梁平、吳金福、梁平等人拜於門下,乃為在港之首徒。後經友人所勸,留港設館。初由彭偉雄、吳金福、梁平等數位協助。籌備順利進行,立林卓垣俠義堂於碧街。後遷往新填地街一二六號。 

    西元1966年間,由門下各師兄弟協助,發起籌備,自置會址於新填地街一四八號二樓,終於西元1967年落成,又有一番熱鬧焉。自1929年到港設館至2012年已足八十三年,此後,林卓垣師傅便不斷往來於省港滬之間。每當其離港期間,一切館務,乃交由吳金福、梁平二位師傅處理。其最後往滬時,約於1937年,適遇中日戰爭爆發,音訊斷絕。1941年香港淪陷,更無訊息矣。直至和平後翌年返港,友人與各門徒皆設宴歡聚,慶極一時。自此,便在香港館中專心授徒,懸壺問世。 

    一天,有友人自新加坡到訪,告知有徒在新加坡,聲名大噪。林卓垣師傅則謂門徒眾多,究競何人?此人乃首徒李昆也。林卓垣師傅聞言大悅。其後得與聯絡,乃知李昆曾返港一時,欲尋回林卓垣師傅。奈其打探多時,終無結果,悵然而回新加坡。

    自林卓垣師傅回港以來,每有政府當局舉行任何慶典者,如:英女皇加冕,伊利莎白青年館開幕、香港節等巡街、表演者;或街坊會、或社團、或慈善機關等邀請,首徒李昆必不甘後人,樂意參加演出助慶焉。 

    西元1969年,林卓垣師傅逝世,壽七十三歲。葬於香港柴灣華人永遠墳場。同時,門下各高徒皆挺身而出,鼎力協助。西元1973年, 遵照香港政府當局法列,申請立案,訂名為林卓垣國術體育會。編訂會章,設立委員制度。林卓垣師傅在歷多年之鑽研、融會貫通,集於大成。故其醫理、藥物、方劑、以及臨床醫術,皆無不精通焉。現在,林卓垣師傅門下在港設館授徒眾多,而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其首徒李昆發揚至今,在新馬已有五十餘間武館,培育不少武 術英才。
 

資料來源:周龍五虎傳

1 comment:

  1. Iron & Titanium White Fennec - TITANIAN ART
    Iron microtouch titanium trim & Titanium White Fennec is a handmade handmade piece of wood from wood. It damascus titanium is one of our best selling babyliss pro titanium pieces of vintage jewelry. Made micro touch titanium trimmer with premium $17.99 · ‎In titanium dab tool stock

    ReplyDelete